首页 关于我们

作者:脑机接口社区 2024/10/05 09:48


“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BCI)技术的发展,正在引发一场科技革命。人与环境关系将被‘逆转’——在数字环境中,人不再需要适应环境,而是环境主动地适应我们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情绪波动。人处于一种被解读、被投喂的状态,这种‘被动性’带来了许多无法在传统伦理框架内解决的伦理挑战。更深层次地,我们应该慎重思考在新环境下个人如何成长。”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的上述观点引人深思。

随着深度脑区刺激(DBS)、脑电图(EEG)等新一代BCI技术的蓬勃发展,BCI衍生的哲学伦理问题获得了空前的关注与讨论。

为此,9月21~22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中国)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同主办了一场题为“脑机接口与哲学:跨学科的对话”的专题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围绕脑机接口与国家治理、科技伦理、人类认知、人机互动、法律挑战等核心命题展开研讨,来自医学临床、自然科学、哲学伦理、科技治理和产业规划等领域的60余位嘉宾学者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分享了真知灼见。

关于脑机接口的战略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教授建议道:

“BCI是目前全球瞩目的脑科学研究方向,但BCI对人类大脑的长期影响,我们尚未可知。脑科学伦理治理,是当下‘科技文明’国家重点关注的建设事项。尤其是,如今我国科研技术取得了很多开创性进展,这都促使我们必须主动地讨论前沿伦理问题,建立适合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的治理方案。”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院长徐一峰教授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院长徐一峰教授建议:“在人工智能和BCI技术助力下,疾病诊疗变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越早了解、思考、规范它,越有益处。目前,基于BCI发展的伦理讨论,社会科学界,包括哲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等的同道们,都在进行新的分类和量化工作。在跨学科交流中存在一个现象——即使使用同一语言,不同学科中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也可能大相径庭。但是如果我们能在更宏大的背景上思考,也许可能更容易找到一致的语言。”

精神疾病诊疗与心理认知变革

作为BCI领域的前沿科学家,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吕宝粮教授,介绍了各自团队开发的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相关BCI的最新进展,为跨界专家系统介绍了当下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

王守岩教授团队借助DBS探头深入分析脑内信号变化,由此发现可调控痛觉感知和情绪波动的复杂神经环路。基于这一发现,团队联合华山医院开发了疼痛的DBS干预方式与量化评估模型,并试图使用BCI技术进行精准神经调控,以期为疼痛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吕宝粮教授团队通过记录患者欣赏油画作品时的脑电活动和眼动轨迹等多模态数据,借助大模型技术,可以精准分析识别抑郁症患者,这一方法有望改善国内精神领域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辅助精神疾病的基层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哲学系隋婷婷博士也在会上介绍了以脑电隐藏信息检测的CIT范式,这一范式能够通过诱发、检测EEG事件相关电位中的内源性成分,将之作为观测主体认知记忆提取和识别再认的重要指标,借由激发主体特定真实记忆的定向反应,用于检测大脑真实的认知信息。

BCI技术进步引发哲学争鸣

上海大学哲学系王天恩教授认为,由于关乎信息编码及其处理效率,脑机接口涉及信息模拟编码的数字化,意味着一个数字化过程。作为信息数字编码发展的产物,数字化涉及信息模拟编码的被取代,意味着信息物化和物信息化双向循环机制的升级。脑机接口的发展使各个环节不断数字化,将使人类信息关系相应发生一系列变革:社会关系的数字化、人类言行的一体化、认识和实践一体化、质性表达量化、语言和交流数字化、量化把握能力硅基化、感受能力大大强化、人和人之间理解的诠释解释化、他心自心化及人类自我认识类群化等。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主任张学义副教授认为,以BCI为基础的脑机网络将为集体心智理论和集体心智技术提供新的话域。首先,脑机技术背景下的集体心智概念相比传统集体心智展现出新特点与优势;其次,基于大卫·莱瑞斯克(David M. Lyreskog)等人在集体心智技术条件下提出的两种概念化尺度及其可视化模型,有助于明晰集体心智的四种技术类型,从技术上评估脑机网络的智能程度,同时为后续深入研究各类型技术下的身份归属、责任分配等伦理问题提供依据;最后,考虑到未来智能体作为除人之外的第二主体参与集体心智网络的可能性,第二主体强度作为第三尺度的可能维度是有必要的。

共议脑科学伦理治理重要议题

脑科学伦理治理,是当下最重要的科学发展议题。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院长徐一峰教授(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教授(中)、中国信通院科技伦理中心主任李文宇博士(右)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教授介绍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精神疾病BCI领域的研究规划和伦理治理经验:“人工智能与BCI技术在精神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目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也开展了多项BCI与脑科学相关研究。除此之外,2023年10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国内首部聚焦精神疾病BCI研究的伦理共识《精神疾病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治理多学科专家共识》。我们希望通过对精神疾病的推广以及BCI伦理讨论,促进精神医学发展,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减少歧视。”

作为产业规划界的代表,中国信通院科技伦理中心主任李文宇博士,认可了BCI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可替代的助残优势,但也提出了对科技伦理治理的观望:既往的一些现实案例,如神经解码器、科技公司Second Sight倒闭等,反映出BCI技术可能存在的用户隐私泄露、技术滥用与不公平、技术可持续性难以为继等伦理挑战。他倡议,BCI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伦理标准,强调需要跨学科合作以促进技术创新、隐私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主任李筱永教授

关于伦理治理的法律问题,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主任李筱永教授,发表了她的观点:在我国,研究自由度不受限制,但研究内容和方法需严格遵守规范。目前,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均已被立法化,进入市场阶段的临床应用技术,也多受清单管理制度的管理。但对于BCI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应用,虽然科技部科技伦理审查办法提出了伦理审查要求,但目前尚无规范程序;临床应用虽存在一些应用争议,但目前尚未列入管理清单中。面对这些挑战,法律应如何合理监管以平衡需求和技术不确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为了引导BCI技术朝着更加积极、向善的方向迈进,本次研讨会亟需汇聚来自多学科的智慧之光,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处长于蕾研究员、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张春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赵旭东教授以及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张青主任、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计海庆研究员等约6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探索BCI研究的新方向,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健康发展贡献集体智慧与力量,共同促进人类福祉的持续提升。

(文中观点根据速记归纳,未经本人复核)

合影留念


近期,2024年11月7~8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还将携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及《Science》杂志于举办“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论坛,期待届时能有更多关于脑机接口技术及其伦理治理的精彩讨论与思想碰撞。


感谢以下参会交流的人工智能专家学者、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侵权请留言,即时删侵!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若有侵权嫌疑,请联系商业新知平台管理员。
联系方式:system@shangyexinzhi.com